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七百三十三章 经济权力即政治权力(2/5)
局银币,多数都是以一两计重。”
“这银币大额,铜钱小额,臣倒是觉得,没问题,这百姓也是人,总不能不让百姓用钱吧。”
“冯大伴,朕问你,一两御制银币可以兑换多少通宝?”朱翊钧笑着问道。
“官价700。”
“民间几何?”
“750到800之间波动。”冯保俯首说道。
朱翊钧又问:“那你是留银币还是留通宝呢?”
“银币。”冯保稍微思考了一下说道,银币似乎更加值钱一些。
朱翊钧拿出一枚银币和一把铜钱说道:“是的,当朝廷强制高估一种货币而低估另一种货币时,被低估的货币,将流出大明或因囤积、收藏等等原因而消失不见,而被高估的货币,将涌入流通领域。”
“显然人们会用通宝到宝源局兑换成银币储藏,而让更多的通宝流入市场之中,因为朝廷规定的兑换比例,高估了通宝的价值,而且咱们大明人很喜欢存钱,家有余粮心中不慌,年年有余随时应急。”
“而现在,大明在南衙建了铸钱局,一百二十个炉子,六千个工匠,这铜钱在快速增多,但是银币的数量没有铜钱增长快,只要南衙铸钱局开工,咱大明的银币就会被铜钱给掏空。”
申时行提醒皇帝,不要光顾着建炉子,银铜比例要有浮动兑换的比例,要不然朝廷铸铜钱,实际上赔钱了。
“臣明白了,申巡抚说要挂牌价一日一变。”冯保有些恍然大悟的说道:“而且按照申巡抚的预估,一银兑一贯万历通宝,并且上下浮动,才算合理。”
朱翊钧点头说道:“铜钱的胜利,不是自由市场竞争的胜利,而是朝廷拥有铸币权,强制让铜钱被高估,银币被低估的结果,而动态的调价,是朝廷维持经济稳定的手段和工具。”
申时行上奏说的这个法子,按照民间的价格进行动态调整,避免铜银复本位制之下,一方彻底获胜,同时,让铜银钱兑换,维持在一个平稳的区间,让百姓生活不必绞尽脑汁的计算,维持生活的稳定。
这是朝廷重要的手段,稳定的银铜比例,意味着更加稳定的经济。
申时行一针见血的指出,有个更简单的办法,把铜炉捣毁,不再生产万历通宝,而是改为单一的银本位就没有这个问题了,就像泰西的费利佩就只发行银币,泰西的确可以这么干,但法定货币只有银币,就有一个问题要考虑了,百姓用什么?费利佩才不管什么平民的死活,大明能不考虑吗?
在奏疏中,松江巡抚的意见是,加大铜钱的生产,大量增加铜钱的发行,让铜钱和银币的兑换比例,更快的趋近于一银等于一贯的比例。
他有更好的解法,单贵金属本位,但这种解法有点违反了基本的民为邦本、本固邦宁的政治主张,他要敢这么大力鼓动,就不要想着入阁了,朱翊钧宁愿用个庸才也不会用他了。
这本奏疏里面,最多的内容不是张昂贪腐案、金银复本位制,而是讨论新兴资产阶级。
阶级论第一卷阶级指出:人只要存在,无论是否活着,就一定属于某种阶级,无论他自觉与否;而阶级的本质是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,阶级从来不是一个虚妄的、抽象的概念,而是经济的实体和社会实体。
在这两个前提之下,申时行认为:那就是当一个人、一个集体,获得足够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后,必然会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,并且一定会利用其政治地位获得更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,即政治权力等于经济权力,反之亦然。
“这端水大师现在大胆到让朕刮目相看。”朱翊钧说小看了申时行,不是小看了申时行的才能,而是小看了申时行的胆量,以前这些话,都是张先生说,现在申师傅变得更加大胆了起来,或者说,申时行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统治阶级,有些问题是绕不开的,是不能避免谈及的。
但同样申时行有点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。
他在奏疏里,十分大胆而且直接了当、直抒胸臆,从根本上论证了一个问题,大明皇帝因为失去了足够的经济地位,所以政治权力大范围的收缩,地位并非实际上的至高无上,这就是大明国朝之前数十年乃是百年时间里,主弱臣强的根本原因。
政治权力等于经济权力,在举出了皇帝这个例子后,申时行认为新兴资产阶级获得政治地位就成为了必然。
-->>
“这银币大额,铜钱小额,臣倒是觉得,没问题,这百姓也是人,总不能不让百姓用钱吧。”
“冯大伴,朕问你,一两御制银币可以兑换多少通宝?”朱翊钧笑着问道。
“官价700。”
“民间几何?”
“750到800之间波动。”冯保俯首说道。
朱翊钧又问:“那你是留银币还是留通宝呢?”
“银币。”冯保稍微思考了一下说道,银币似乎更加值钱一些。
朱翊钧拿出一枚银币和一把铜钱说道:“是的,当朝廷强制高估一种货币而低估另一种货币时,被低估的货币,将流出大明或因囤积、收藏等等原因而消失不见,而被高估的货币,将涌入流通领域。”
“显然人们会用通宝到宝源局兑换成银币储藏,而让更多的通宝流入市场之中,因为朝廷规定的兑换比例,高估了通宝的价值,而且咱们大明人很喜欢存钱,家有余粮心中不慌,年年有余随时应急。”
“而现在,大明在南衙建了铸钱局,一百二十个炉子,六千个工匠,这铜钱在快速增多,但是银币的数量没有铜钱增长快,只要南衙铸钱局开工,咱大明的银币就会被铜钱给掏空。”
申时行提醒皇帝,不要光顾着建炉子,银铜比例要有浮动兑换的比例,要不然朝廷铸铜钱,实际上赔钱了。
“臣明白了,申巡抚说要挂牌价一日一变。”冯保有些恍然大悟的说道:“而且按照申巡抚的预估,一银兑一贯万历通宝,并且上下浮动,才算合理。”
朱翊钧点头说道:“铜钱的胜利,不是自由市场竞争的胜利,而是朝廷拥有铸币权,强制让铜钱被高估,银币被低估的结果,而动态的调价,是朝廷维持经济稳定的手段和工具。”
申时行上奏说的这个法子,按照民间的价格进行动态调整,避免铜银复本位制之下,一方彻底获胜,同时,让铜银钱兑换,维持在一个平稳的区间,让百姓生活不必绞尽脑汁的计算,维持生活的稳定。
这是朝廷重要的手段,稳定的银铜比例,意味着更加稳定的经济。
申时行一针见血的指出,有个更简单的办法,把铜炉捣毁,不再生产万历通宝,而是改为单一的银本位就没有这个问题了,就像泰西的费利佩就只发行银币,泰西的确可以这么干,但法定货币只有银币,就有一个问题要考虑了,百姓用什么?费利佩才不管什么平民的死活,大明能不考虑吗?
在奏疏中,松江巡抚的意见是,加大铜钱的生产,大量增加铜钱的发行,让铜钱和银币的兑换比例,更快的趋近于一银等于一贯的比例。
他有更好的解法,单贵金属本位,但这种解法有点违反了基本的民为邦本、本固邦宁的政治主张,他要敢这么大力鼓动,就不要想着入阁了,朱翊钧宁愿用个庸才也不会用他了。
这本奏疏里面,最多的内容不是张昂贪腐案、金银复本位制,而是讨论新兴资产阶级。
阶级论第一卷阶级指出:人只要存在,无论是否活着,就一定属于某种阶级,无论他自觉与否;而阶级的本质是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,阶级从来不是一个虚妄的、抽象的概念,而是经济的实体和社会实体。
在这两个前提之下,申时行认为:那就是当一个人、一个集体,获得足够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后,必然会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,并且一定会利用其政治地位获得更多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,即政治权力等于经济权力,反之亦然。
“这端水大师现在大胆到让朕刮目相看。”朱翊钧说小看了申时行,不是小看了申时行的才能,而是小看了申时行的胆量,以前这些话,都是张先生说,现在申师傅变得更加大胆了起来,或者说,申时行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作为统治阶级,有些问题是绕不开的,是不能避免谈及的。
但同样申时行有点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。
他在奏疏里,十分大胆而且直接了当、直抒胸臆,从根本上论证了一个问题,大明皇帝因为失去了足够的经济地位,所以政治权力大范围的收缩,地位并非实际上的至高无上,这就是大明国朝之前数十年乃是百年时间里,主弱臣强的根本原因。
政治权力等于经济权力,在举出了皇帝这个例子后,申时行认为新兴资产阶级获得政治地位就成为了必然。
-->>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朕真的不务正业,本章网址:http://www.lonfuwx.org/lonfu/74109/744.html
推荐阅读:我有一棺,葬尽诸仙 逼我挖骨废修,我选择成为万古仙帝 满级悟性,我把下界打造成仙界 巡山校尉 D级废物向导,被S级哨兵们疯抢 洪荒:我太乙,能有什么坏心思? 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 戍边八年,皇帝求我登基 彭格列雷守观察日记 折她入幕 红楼之剑天外来 我那短命的反派夫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