朕真的不务正业第七百一十七章 陛下,急报!顺天府陷落!(1/5)
朱翊钧之所以反复提及粮草问题,是因为在原来的两次万历援朝战争中,朝鲜屡次背刺大明,明明粮草‘无人输运,堆积露处,几时运来而可喫’,在露天堆积如山,任由其腐烂,也不肯交给大明军兵使用,以至于大明在朝作战军兵,是啼饥号寒。
在万历二十一年,大明军正式进入朝鲜作战之前,朝鲜国王李昖、大臣崔兴源等人,承诺入朝则给四万军兵、两万战马两个月的军粮,在李如松的带领下,大明军四万正式入朝作战。
李如松援朝,在平壤以796人伤亡为代价,消灭了倭寇一万余人,小西行长减员11300余名,逃离平壤,而在平壤大捷之后,朝鲜承诺的粮草,迟迟没有交付明军。
总督军务、辽东经略大臣宋应昌在奏疏里痛骂朝鲜国王李昖、崔兴源等人出尔反尔,痛哭入朝作战军队的凄惨,曰:众兵自渡江至今,菜肉盐豉之类无由入口,甲胄生虱衣履破碎,一遇天雨,浑身湿透,相抱号泣,马倒者且有一万六千匹,兵士可知矣。《报三相公并石司马书》
宋应昌是个文官,他恨不得把朝鲜君臣全都杀了!
在平壤打出了大捷,结果光是马匹就饿死了一万六千匹,可想而知粮草短缺程度。
李如松只能按兵不动,一直等了足足两个月,大明粮草运到,李如松才开始继续进兵,这两个月时间,朝鲜国王李昖不停催促李如松进兵,大明皇帝和兵部尚书也屡次催促,但李如松不动如松,他跟朝廷解释,没有吃喝,而朝鲜国王则狡辩称连年疲敝,不能自振。
而万历皇帝对此的态度是:情有可怜,非尽险诈,朕亦推诚不疑。
万历皇帝采信了朝鲜国王李昖的说法,说情有可原,反复下旨催进,李如松叫苦不迭,皇帝不信他,他能怎么办?
每当大明军打赢一次,这种情形就会出现一次,嘴仗打了无数,但打嘴仗打不出粮草来,朝廷催、军兵饿、马匹倒、火药不济,李如松在辽东豪横了半生,就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。
现在,李舜臣也直接了当的告诉皇帝,粮草问题,朝鲜方面是非不能实不愿。
“为何不愿?倭寇难道打的是大明朝吗?”朱翊钧非常不解,朝鲜王李昖脑子被驴踢了吗?被倭寇打的是朝鲜,而不是大明!
有也不给,非要大明从内地运输,从天津港发粮一万石,就得三万石的运费!大明就是天朝上国,如此打七年,也撑不太住!
“在我王眼里,倭寇为贼,天兵亦为贼,倭寇不能势大,天兵亦不能势大,若是天兵真的是那王者之师,那他朝鲜王如何为万民之王?”李舜臣回答的非常迅速,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,语调里甚至有些委屈。
李舜臣委屈大了!
李舜臣之所以可以如此快速的给出答案,和他在朝鲜的经历有关,朝鲜也有兴文匽武的风力,李舜臣在朝鲜带兵作战,粮草只能自筹,自筹就得烧杀抢掠,强取豪夺,一时间朝鲜军兵在万民心目中,和匪徒没有区别,在大明当武将难,在朝鲜当武将亦难。
天兵真的是王者之师,会严重影响朝鲜国王的统治根基,这就是李舜臣所说的非不能,实不愿的全貌。
“朝鲜多山,这王驾出汉城,再出开城,再出平壤,可再至义州,王驾可随势而动,而万民如何能动?”李舜臣俯首说道:“万望大明天兵解朝鲜万民于倒悬,亦望陛下看清朝鲜王公贵胄之鼠目短视,莫要被骗了。”
在李舜臣看来,打完仗能到大明做个鞑官,那是他最好的下场,所以他的立场天然站在大明这边,若是在战场上死了,那也是抗倭忠勇英烈,左右都不亏,唯独继续对朝鲜国王效忠,是最蠢的行径。
不值得,李舜臣对朝鲜的统治阶级已经恨的咬牙切齿了。
这举头三尺有神明,这做人做事,不能当畜生,大明军是入朝作战,消灭倭寇是为朝鲜消灭,解救的是朝鲜的百姓,结果大明军入朝,敌人不仅仅是倭寇,还要跟这帮畜生不如的东西斗智斗勇,他希望大明朝廷能够早日看清楚这帮畜生的真面目,减少损失。
尤其是陛下。
这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底线,事情说破天去,也是大明入朝作战,救的是朝鲜。
对于大明而言,灭倭也不是必须假道朝鲜,可以从长崎总督府出发,一把尖刀,直插倭国,大明水师强横,而且还在不断地变强,李舜臣到大明看到了邸报,最近大明朝廷在吵架,为了水师扩军而争吵。
<-->>
在万历二十一年,大明军正式进入朝鲜作战之前,朝鲜国王李昖、大臣崔兴源等人,承诺入朝则给四万军兵、两万战马两个月的军粮,在李如松的带领下,大明军四万正式入朝作战。
李如松援朝,在平壤以796人伤亡为代价,消灭了倭寇一万余人,小西行长减员11300余名,逃离平壤,而在平壤大捷之后,朝鲜承诺的粮草,迟迟没有交付明军。
总督军务、辽东经略大臣宋应昌在奏疏里痛骂朝鲜国王李昖、崔兴源等人出尔反尔,痛哭入朝作战军队的凄惨,曰:众兵自渡江至今,菜肉盐豉之类无由入口,甲胄生虱衣履破碎,一遇天雨,浑身湿透,相抱号泣,马倒者且有一万六千匹,兵士可知矣。《报三相公并石司马书》
宋应昌是个文官,他恨不得把朝鲜君臣全都杀了!
在平壤打出了大捷,结果光是马匹就饿死了一万六千匹,可想而知粮草短缺程度。
李如松只能按兵不动,一直等了足足两个月,大明粮草运到,李如松才开始继续进兵,这两个月时间,朝鲜国王李昖不停催促李如松进兵,大明皇帝和兵部尚书也屡次催促,但李如松不动如松,他跟朝廷解释,没有吃喝,而朝鲜国王则狡辩称连年疲敝,不能自振。
而万历皇帝对此的态度是:情有可怜,非尽险诈,朕亦推诚不疑。
万历皇帝采信了朝鲜国王李昖的说法,说情有可原,反复下旨催进,李如松叫苦不迭,皇帝不信他,他能怎么办?
每当大明军打赢一次,这种情形就会出现一次,嘴仗打了无数,但打嘴仗打不出粮草来,朝廷催、军兵饿、马匹倒、火药不济,李如松在辽东豪横了半生,就没打过这么憋屈的仗。
现在,李舜臣也直接了当的告诉皇帝,粮草问题,朝鲜方面是非不能实不愿。
“为何不愿?倭寇难道打的是大明朝吗?”朱翊钧非常不解,朝鲜王李昖脑子被驴踢了吗?被倭寇打的是朝鲜,而不是大明!
有也不给,非要大明从内地运输,从天津港发粮一万石,就得三万石的运费!大明就是天朝上国,如此打七年,也撑不太住!
“在我王眼里,倭寇为贼,天兵亦为贼,倭寇不能势大,天兵亦不能势大,若是天兵真的是那王者之师,那他朝鲜王如何为万民之王?”李舜臣回答的非常迅速,甚至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,语调里甚至有些委屈。
李舜臣委屈大了!
李舜臣之所以可以如此快速的给出答案,和他在朝鲜的经历有关,朝鲜也有兴文匽武的风力,李舜臣在朝鲜带兵作战,粮草只能自筹,自筹就得烧杀抢掠,强取豪夺,一时间朝鲜军兵在万民心目中,和匪徒没有区别,在大明当武将难,在朝鲜当武将亦难。
天兵真的是王者之师,会严重影响朝鲜国王的统治根基,这就是李舜臣所说的非不能,实不愿的全貌。
“朝鲜多山,这王驾出汉城,再出开城,再出平壤,可再至义州,王驾可随势而动,而万民如何能动?”李舜臣俯首说道:“万望大明天兵解朝鲜万民于倒悬,亦望陛下看清朝鲜王公贵胄之鼠目短视,莫要被骗了。”
在李舜臣看来,打完仗能到大明做个鞑官,那是他最好的下场,所以他的立场天然站在大明这边,若是在战场上死了,那也是抗倭忠勇英烈,左右都不亏,唯独继续对朝鲜国王效忠,是最蠢的行径。
不值得,李舜臣对朝鲜的统治阶级已经恨的咬牙切齿了。
这举头三尺有神明,这做人做事,不能当畜生,大明军是入朝作战,消灭倭寇是为朝鲜消灭,解救的是朝鲜的百姓,结果大明军入朝,敌人不仅仅是倭寇,还要跟这帮畜生不如的东西斗智斗勇,他希望大明朝廷能够早日看清楚这帮畜生的真面目,减少损失。
尤其是陛下。
这是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和底线,事情说破天去,也是大明入朝作战,救的是朝鲜。
对于大明而言,灭倭也不是必须假道朝鲜,可以从长崎总督府出发,一把尖刀,直插倭国,大明水师强横,而且还在不断地变强,李舜臣到大明看到了邸报,最近大明朝廷在吵架,为了水师扩军而争吵。
<-->>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朕真的不务正业,本章网址:http://www.lonfuwx.org/lonfu/74109/728.html
推荐阅读:穿在1977 高武:叛出家门后,成人族守护神 渣妹怀孕逼宫,我发疯创飞全家 忽悠华娱三十年 权起江湖之顺天意 长央 我只想算命,你却让我当国师 白月光破棺而出 抗战从团长开始 [三国]我,呼风唤雨 小侯爷他追悔莫及 如何攻略阴湿反派(快穿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