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之我不是蚁贼第365章,不同的科举制度(1/2)
大汉国初平四年六月(公元193年)
怀胎10个月的张宁,在蓟县给徐伟生一个大胖小子,这让徐伟和整个大乾的高层高兴无比,徐伟高兴自己有了后代,在这个世界就像有了根了。
而王老汉他们高兴大乾的事业就有了继承人,他们觉得安稳了。毕竟他们的事业做的如此大,没有一个继承人,实在让他们难以安心。
要不是徐伟阻止,他们甚至想大赦天下,来庆祝徐伟儿子的诞生!
但大乾又不讲封建社会这一套,徐伟也不需要收买人心,来什么大赦天下。更不要说大乾流放的和关押的都是有罪的门阀士族,把这些人放出来,这不是存心自己给自己捣乱,这样的傻事徐伟是不会做的。
而除了这件高兴的事情之外,徐伟为了辽东开发的顺利,同时也是为了让大家重视辽东,他以辽东四郡建立了辽东都护府,由黄龙担任辽东都护府的都督!只要辽东开发成熟,徐伟就会以这四个郡建立一个新的州。
当然辽东都督府的建立让大乾的干部更加缺乏了,为了加快速度招揽官吏,大乾乃至这个世界第一次科举诞生!
徐伟弄出来的科举制度和原版的已经完全不同了,首先就是人数的不同,历史上的科举只录用了几十人,即便是到了宋朝,也不过是增加到几百人,这基本上是一次科举录取人数的极限,这样的科举只要考中了最低也是县令等级的官职,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。
但同样这也限制了录取的人数,毕竟华夏地盘也就2000多个县,你不可能一次录取上千个县老爷。
但徐伟这次的科举不同,他在幽州,并州,冀州三州同时展开科举,每州录取的人数超过了上千人,也就是说这一次科举就要录取3000多人,就考这一次,后面也不会有什么乡试,殿试。
徐伟科举不是为了选拔精英,而是想要选拔出做事的干部,这些人即便选拔出来了,还要培训观政,而且即便为官也是村长,乡长这样的基础官员,大乾的地盘上3000多个村长,乡长还是可以轻易安排的,想要一步登天成为天成为县令,在大乾这里根本不可能。
但徐伟这里没有官吏的限制,只要做得好,村长乡长照样可以成为县令郡守,这样就不会选拔出一些不通政务的官员,因为他们都是从基层当中拼杀出来的,而且这样大规模的录取,也降低了科举的难度,这样更加难以垄断科举!
其实不管是在宋朝还是明朝,到了后期已经有许多家族开始垄断科举,什么一门七进士,九进士,甚至出现世代官僚的家族,这就代表科举制度被垄断,普通的百姓已经难以进入官场了,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,整个帝国就变成了一滩死水。
但徐伟降低了科举的难度,垄断科举就更加艰难了,考上了只是最基础,真正艰难的反而是以后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。不是说不会出现官僚家族,但这比原本的科举制度垄断起来更加艰难。
而考试的内容也同样不同,徐伟也不可能考什么儒家六经,或者其他诸子百家的经典,因为这就是在给门阀士族他们的人开后门。
徐伟自己也清楚,就凭他培养了不到10年的泥腿子,考这些内容怎么可能考得过门阀士族,豪强士绅,他不会做这样自毁根基的事情。
所以这次科举的内容也非常简单,先写一篇五百字的小作文,表明自己已经能读会写,算是一个文化人。
第2场考试就是100道数学题,从易到难,答对得一分,答错不得分,这样由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录取的名额!
这才是徐伟给自己部下开辟的赛道,因为从藤甲军时期,徐伟就非常重视数学教育,大乾的部众可能不懂论语易经,这些诸子百家的经典,但加减乘除,四则运算,简单的一元二元方程都基本上学习过,可以说在数学方面,徐伟的部众更占据优势。
大汉的门阀士族都是诗书传家,不管是儒家经典,诸子百家,他们都占据优势。
但偏偏数学却是他们最不擅长的就是数学,观看华夏5000年的历史,有几本数学着作,就可以看出华夏的文人是如何不重视数学这样基础科学。
前汉要好一点,毕竟还要出将入相,都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绩,而数学就是升官最好的工具,成为将领,需要计算你手中的士兵,需要的粮草武器等等,这些都需要数学来计算。
还是主政一方,处理政务都少不了数学的帮助,要统计领口丈量土地,新建水渠的水利工程,收税赋等等都要用到数学,所以在前汉官员或多或少都会学点数学。
但到来现在的大汉却不一样了,现在大家升官都不讲究政绩了,最起码政绩已经不成为主要的因素,而是拼家世,拼声望这些虚的东西。
声望高的人可以一步登天成为两千石的郡守,甚至三公九卿都可以,当年董卓就是因为荀爽声望高,不到半年时间就让他从一介白丁升到了太尉,满朝文武,居然没有几个人反对,可见凭借声望升官已经深入人心了,但这就和数学完全没有关系了。
声望的作用如此-->>
怀胎10个月的张宁,在蓟县给徐伟生一个大胖小子,这让徐伟和整个大乾的高层高兴无比,徐伟高兴自己有了后代,在这个世界就像有了根了。
而王老汉他们高兴大乾的事业就有了继承人,他们觉得安稳了。毕竟他们的事业做的如此大,没有一个继承人,实在让他们难以安心。
要不是徐伟阻止,他们甚至想大赦天下,来庆祝徐伟儿子的诞生!
但大乾又不讲封建社会这一套,徐伟也不需要收买人心,来什么大赦天下。更不要说大乾流放的和关押的都是有罪的门阀士族,把这些人放出来,这不是存心自己给自己捣乱,这样的傻事徐伟是不会做的。
而除了这件高兴的事情之外,徐伟为了辽东开发的顺利,同时也是为了让大家重视辽东,他以辽东四郡建立了辽东都护府,由黄龙担任辽东都护府的都督!只要辽东开发成熟,徐伟就会以这四个郡建立一个新的州。
当然辽东都督府的建立让大乾的干部更加缺乏了,为了加快速度招揽官吏,大乾乃至这个世界第一次科举诞生!
徐伟弄出来的科举制度和原版的已经完全不同了,首先就是人数的不同,历史上的科举只录用了几十人,即便是到了宋朝,也不过是增加到几百人,这基本上是一次科举录取人数的极限,这样的科举只要考中了最低也是县令等级的官职,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了。
但同样这也限制了录取的人数,毕竟华夏地盘也就2000多个县,你不可能一次录取上千个县老爷。
但徐伟这次的科举不同,他在幽州,并州,冀州三州同时展开科举,每州录取的人数超过了上千人,也就是说这一次科举就要录取3000多人,就考这一次,后面也不会有什么乡试,殿试。
徐伟科举不是为了选拔精英,而是想要选拔出做事的干部,这些人即便选拔出来了,还要培训观政,而且即便为官也是村长,乡长这样的基础官员,大乾的地盘上3000多个村长,乡长还是可以轻易安排的,想要一步登天成为天成为县令,在大乾这里根本不可能。
但徐伟这里没有官吏的限制,只要做得好,村长乡长照样可以成为县令郡守,这样就不会选拔出一些不通政务的官员,因为他们都是从基层当中拼杀出来的,而且这样大规模的录取,也降低了科举的难度,这样更加难以垄断科举!
其实不管是在宋朝还是明朝,到了后期已经有许多家族开始垄断科举,什么一门七进士,九进士,甚至出现世代官僚的家族,这就代表科举制度被垄断,普通的百姓已经难以进入官场了,没有新鲜血液的加入,整个帝国就变成了一滩死水。
但徐伟降低了科举的难度,垄断科举就更加艰难了,考上了只是最基础,真正艰难的反而是以后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。不是说不会出现官僚家族,但这比原本的科举制度垄断起来更加艰难。
而考试的内容也同样不同,徐伟也不可能考什么儒家六经,或者其他诸子百家的经典,因为这就是在给门阀士族他们的人开后门。
徐伟自己也清楚,就凭他培养了不到10年的泥腿子,考这些内容怎么可能考得过门阀士族,豪强士绅,他不会做这样自毁根基的事情。
所以这次科举的内容也非常简单,先写一篇五百字的小作文,表明自己已经能读会写,算是一个文化人。
第2场考试就是100道数学题,从易到难,答对得一分,答错不得分,这样由分数的高低来决定录取的名额!
这才是徐伟给自己部下开辟的赛道,因为从藤甲军时期,徐伟就非常重视数学教育,大乾的部众可能不懂论语易经,这些诸子百家的经典,但加减乘除,四则运算,简单的一元二元方程都基本上学习过,可以说在数学方面,徐伟的部众更占据优势。
大汉的门阀士族都是诗书传家,不管是儒家经典,诸子百家,他们都占据优势。
但偏偏数学却是他们最不擅长的就是数学,观看华夏5000年的历史,有几本数学着作,就可以看出华夏的文人是如何不重视数学这样基础科学。
前汉要好一点,毕竟还要出将入相,都要有实实在在的政绩,而数学就是升官最好的工具,成为将领,需要计算你手中的士兵,需要的粮草武器等等,这些都需要数学来计算。
还是主政一方,处理政务都少不了数学的帮助,要统计领口丈量土地,新建水渠的水利工程,收税赋等等都要用到数学,所以在前汉官员或多或少都会学点数学。
但到来现在的大汉却不一样了,现在大家升官都不讲究政绩了,最起码政绩已经不成为主要的因素,而是拼家世,拼声望这些虚的东西。
声望高的人可以一步登天成为两千石的郡守,甚至三公九卿都可以,当年董卓就是因为荀爽声望高,不到半年时间就让他从一介白丁升到了太尉,满朝文武,居然没有几个人反对,可见凭借声望升官已经深入人心了,但这就和数学完全没有关系了。
声望的作用如此-->>
更多章节可以点击:三国之我不是蚁贼,本章网址:http://www.lonfuwx.org/lonfu/111358/364.html
推荐阅读:背负重女修罗场成为最强 工业克苏鲁:邪神看到我都吓疯了 大秦:始皇求我当皇帝 词条觉醒:从采药开始修行 秦氏仙朝 穿越成一个陪嫁丫鬟 只有雄竞存在的修真界 大明:朱元璋假死,朕威压四海 伪装成已逝仙尊的挚爱 人在斗罗,武魂堕落天使 警官我真杀人了,你们怎么不信呢! 人类失踪,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